一老人生子方周岁,秋初暴冷,忽发搐似惊痫,过则气息奄奄,此元气虚弱所致,与补中益一小儿十岁,一小儿七岁各有痫症,岁发二次,后因出痘及饮食停滞,举发频数。盖因脏腑脆嫩,口不能言,最难投剂。
代赭石散治阴阳痫。 天麻丸治钩肠锁肚撮口。
后因惊自汗,切牙呵欠,属肝经虚热生风,用六味地黄丸、补中益气汤而痊。心血不足者,真珠母丸。
一小儿三岁面白夜啼,小便青而数。后病复发,增口渴足热,头囟觉开,视物觉大,此不能荣养,宜用地黄丸补之,有至七八岁,或十四五岁,气血既盛而自合。
黄芩清肺饮治肺燥而小便不通。 哮喘喉声如锯者,梅花饮兼用半夏丸。
大抵前症,若因肝经血虚风热,先用四物汤加钩藤钩以生肝血;次用四君子汤以补脾土。若手足并冷,喜热饮食,此中州虚寒也,宜温之;大便欲去不去,脾气下陷也,宜升之。